夏去秋来,瓜果飘香,万物葱茏。在湖北利川的广袤田野,西红柿、辣椒、西瓜等蔬菜和水果相继成熟。蔬菜大棚里生机盎然,村民们在棚内忙着采摘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图为大棚里待成熟的西红柿
大棚内,村民们穿梭其间,动作娴熟地采摘西红柿果实,一派忙碌景象。“这些大棚原本是烟叶育苗用的,烟苗移栽后就闲置了,现在种上西红柿、茄子和西瓜,不仅多了土地资源,还能多挣一份钱,这些都得感谢烟草部门支持。”7月31日,种菜大户王老板站在棚内,一边指挥工人装箱,一边感激地说。
近年来,利川市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针对烟用育苗大棚在烟苗移栽后,存在半年“闲置期”的现状,结合地域特点,因地制宜,探索出一条“闲置设施再利用”的新路子,让闲置设施发挥更大效益。
该局对“闲时”育苗大棚实行统一管理、统一维护、规范使用,按照综合利用的思路,积极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,将烟叶育苗大棚转作蔬菜种植或育苗基地,既维护设施使用周期,又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。
“大棚种菜能提早上市,填补市场空档,还能错峰销售,收入自然更可观。”尝到甜头的王老板说,今年他的24座大棚预计可产出西红柿、茄子、西瓜等蔬菜3万斤,按照当前市价,收益十分可观。
图为工人在采摘西红柿
在文斗镇高峰村,种植大户屠老板的育苗大棚同样热闹非凡。棚内西红柿植株健壮,果实累累,部分已泛出红晕。“这些果子个头大、品相好,基本不用打药,因为育苗时烟草部门就采用生物防病技术,种出来的蔬菜天然无公害,销路根本不用愁。”屠老板介绍说,待西红柿采收完毕,他还计划利用大棚培育菜苗,供应周边烟农发展烟菜轮作和套种,形成“育苗-种植-销售”的闭环产业链。这种“一棚多用”的模式,不仅让闲置资源“活”起来,更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高效化。
利川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烟用设施的综合利用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,通过科学规划,育苗大棚在非育苗生产季节“变身”蔬菜温室或蔬菜育苗基地,既降低设施闲置率,又为农民提供多元增收渠道。
据了解,目前利川市烟叶育苗大棚基本实现“角色转换”,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特色种植,实现产业增收。如今,这些曾经“沉睡”的资产,正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“聚宝盆”,而红火的“棚下经济”,也为利川的乡村振兴画卷添上一抹亮色。(杨秀明、张小溪)
图为西红柿装车待运